引子:人生本无常,世事岂能料!如同航行在大海中迷失方向的小舟,我们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!!!然而,明信因果不昧,秉持善念善行却是理想的导航仪!它能引你转逆为顺、化难成祥,平安返航。
南无阿弥陀佛!南无观世音菩萨!这是何等的因缘果报?因因果果、恩恩怨怨,最终却喜结连理!因果错综复杂呀!
大武是一名货车司机,多年来恪守交通规则,开车二十几年无一事故。那天傍晚,他刚把货物送到目的地,突然接到电话,得知患尿毒症多年的妻子又住进了医院,情况危急。原本准备第二天回程的大武决定马上返程,这是他有生以来头一次在一天内连续开车十几个小时,疲惫自不必说。当他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时,已经是深夜了。就在离市区不远的地方,他看到远处一个行人过了马路。“啊,三更半夜还有人没回家的。”大武感到有些奇怪,但没有多想还是继续往前开。突然,刚过了马路的那行人又迅速折了回来,措手不及的大武紧急踩下刹车,但是来不及了,一声长长的凄厉的刹车声划过沉寂的夜空,只见那行人瞬间就被撞出去几丈远。被撞者叫林翰,很快被送到医院,抢救无效,死亡。
公司领导暗示大武回避疲劳驾驶的问题。然而一向坦坦荡荡的大武,即使在惊魂未定中,也没有忘记做人的良心,承认了自己的疲劳驾驶事实。保险公司拒绝赔款。和死者家属商议好赔偿事宜后,大武四处借钱,最后把自家的房子也卖了,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赔偿款项。随后,大武告诉妻子,单位给他分了楼房,要搬家了,便带着刚出院不知真相的妻子、懂事的女儿借住到了朋友家的两居室。然而,任何事情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,武妻想念居住多年的平房小院儿,回到小院儿后终于得知了真相。原本命悬一线的她再次倒下,为了不拖累丈夫、孩子,武妻拒绝治疗,很快就病逝了。
家人、朋友埋怨、指责大武说,出车祸时如果他不承认是疲劳驾驶,妻子可能还会多活一段时间。大武无奈地说:“我无能,我对不起我媳妇,可是我也不能违背做人的良心啊!我已经撞死一个了,不能对他的家人再眛着良心说话、做事啊!”
林翰下葬不久后,悲痛之中的妻子有一天脑海里生出一个疑团:丈夫是公职人员,每天循规蹈矩地生活着,为什么会深夜出现在离市区那么远的地方呢?为什么明明穿过了马路还会折回来呢?结婚十几年了,从来没发生过这种事啊!敏感的她越想越不对劲,感觉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蹊跷。她开始暗中多方面打探、了解,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。伴随着林翰的死亡,他私借巨款的事也很快浮出水面。不久,林翰所在银行的领导也来家中慰问,并就林翰那笔巨款的事向她详细了解了情况,从而彻底证实了她的猜测:丈夫的死另有原因!原来,丈夫是某银行信贷部主任,多年工作兢兢业业,没出过半点差错。然而,前不久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同学遇到了难处来贷款。由于按规章制度贷给同学的款项远远不够所需,同学便一再央求救他,说只需一个月,所有款项就能马上还上。看在同学的情份上,看在多年合作没出现任何差错的份上,林翰私自给同学挪用了行里的一笔备用巨款。临近末期,上级领导要查账,林翰每次催款,同学都说马上,再后来电话就打不通、人也找不到了。大概因为款项太大的缘故,在上级领导查账的前一天晚上,林翰走投无路、自寻了短见,于是就上演了车祸那一幕。
林妻学佛多年,她痛苦、矛盾:“我该怎么办?大武是冤枉的,把钱还给他吗?钱已经分给婆婆、小姑了,让她们再拿回来,不可能的。林翰走时没有一点抚恤金,工资也没有了,我又没有工作,还要养孩子,养老人,我怎么办?如今没人知道这其中的秘密,不还给他也行,可我的良心要受谴责一辈子啊!因果不昧啊!”经过深思熟虑,她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全家人,并不顾家人的反对,下了个常人无法理解的决定,毅然的把部分赔偿款还给了大武,同时还打了欠条。
听到此消息,大武似乎天崩地裂,由于林翰自杀撞车,害得自己丢了工作不说,爱妻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,这是夺妻之恨哪!懂事的女儿因为思念母亲,每天以泪洗面。如此的冤屈,他无法接受,决定用法律把林家送上法庭。
当了十多年全职太太的林妻为了还债,不怕苦、不嫌累,一天要做两三份工作。大武了解详情后心软了:“那也不是她的过错啊!我怎么能将她丈夫的过错强加到她身上呢?!况且她已经如此这般的仁义了,已属世间难有了,我怎能再对她雪上加霜呢!事已至此,无法挽回。冤家宜解不宜结,不如和了吧!”想到这里他撤诉了,暗地里默默的帮林妻介绍工作。随着交往和了解的深入,大武发现林妻不但心地善良,而且是一个很理性、有想法、有能力的人,于是大武恳请自己开酒店的朋友聘请林妻做了餐厅经理。
长期的交往中,善良的林妻经常约武的女儿到家中吃放,帮她缝补书包,生活中无微不至地照顾她,并告诉她:“想妈妈了就到阿姨这里来。”慢慢的,女儿把心中的所有委屈、心思和对妈妈的思念都一点一滴地向林妻述说起来。那日武女问林妻:“阿姨,您可以抱抱我吗?”那一抱,两颗陌生的心从此就紧紧融合在一起了。
林妻的儿子小林正处叛逆期,尽管也知道了父亲真正的死因,但他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会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。因此,对撞死父亲的凶手依然恨之入骨,每次见到大武就要大闹一番。大武每次也都是以一颗愧疚之心去面对。一次小林赌气出走,急坏了林家上上下下。为了寻找到小林,大武边问边找,不知穿越了多少条大街小巷、寻遍了多少涵洞公园,竟然只身一人进了深山,寻到天黑也没有找到蛛丝马迹,由于过度疲劳,天黑路险,一不小心滑下了山谷,摔晕了,许久才醒来。大武顾不上自己的伤痛,挣扎着,打着手电,一瘸一拐地往尽可能躲人的地方继续寻找,天快亮时终于在郊区一间非常阴暗、肮脏的破屋里找到了小林。一个是满身伤痕的“仇人”,一个是被饥饿、惶恐、仇恨、委屈和茫然紧紧围困的孩子,然而,当大武奇迹般出现在小林面前,把仅有的一袋饼干给了小林时,小林那颗阴暗的心终于开始渐渐云开雾散。
见到大武带着孙子平安回来,一夜未合眼的林家老奶奶眼含热泪。大武第一次见到林翰的老母亲,想到车祸那一幕,他在老人面前“扑通”一跪,说:“阿姨,向您赔罪啊!我是个罪人啊!是我害了您儿子啊!”这一跪,当下就把老人满腔的恩怨仇恨都化了,不由自主、颤颤巍巍地握住了大武的手说:“好孩子,是我们错怪你啦!是我那不孝子不争气,不是你的错!后来,我儿子单位的领导都告诉我啦!我们只是,只是不肯承认这个事实啊!”老奶奶一把扶起他,一边抹着泪水。
“往后会好的!往后会好的。是一场车祸把我们两家人撞到了一起,把我和林翰撞成了一个人,林翰已经不在了,他没做完的事情应当我来承担,您就当我的亲娘吧。” 大武安慰着说。
就这样,一个是坦荡的大武,一个是明事理的林妻,经过几年的努力,竟然用真情感化了原本视为仇敌的两家人,这逆缘转成了善缘,最终他们成了夫妻,得到了两家人的祝福。
顶圣如来羌佛在《了义经》中说:“众生由无始根性。愿力。业缘。相对互生因缘之异。因果千差不一。”这个事件,让我对这句法语中提到的因果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一场车祸,看是偶然,实则必然。细观整个事件过程,哪一个环节不是在环环相扣的因果链中呢!简而言之,于死者而言,重情谊而轻制度是因,私挪善款是果;私挪善款的果又是因,因同学失信、严重违纪而惨遭损失是果;严重违纪是因,自寻短见是果;走过马路后迅速折回是因,被车撞死是果……。于大武而言,深夜开车回家是因,无意撞死林翰是果;撞死人的事实和善良的品格是因,倾家荡产赔偿是果……。然而,这些都是短时间内存在的因果。那么,为什么大武偏偏会在那个时候遇上林翰呢?为什么大武或林翰不提前一秒或推后一秒出现呢?世人皆以“偶然”一词来总结它,其实,只要读一读佛经中关于因果的公案(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)就会明白,这也是往昔有相对的“因”才促成现在这个“果”的。
以《贤愚因缘经》中的《儿误杀父缘品第六十二》为例,就足以证明因果通三世的道理所在。
事件是这样的:一时,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。当时有一位老翁早年丧妻,独自与儿子共同生活,贫困而无有财宝,感到世事无常,便想要出家,于是前往佛前,请求出家。佛怜悯他们,便准许他们出家。于是父亲成了比丘,儿子年纪尚小,就作了沙弥,总是跟随他的父亲到村中乞食,傍晚才回到居住的地方。
那时有一个村庄最为偏远,到那里乞食,将近黄昏时要回来。父亲年纪老迈,走路迟缓,儿子害怕那些毒虫恶兽,急忙扶着父亲,推着他上路。不小心没有抓紧,却把父亲推倒在地,其父当场死亡。父亲死后,沙弥独自一人来到佛的住地。
这时比丘们问沙弥道:“你早上与师父到村中乞食,你师父如今在什么地方呢?”沙弥回答:“我与师父到那个偏远村庄乞食,黄昏时回来,师父走得较慢,我当时很害怕,因此急忙推着他走,结果推得太急,竟把师父推倒在地,师父当场死在路上。”比丘们于是斥责沙弥:“你这个大恶人,杀死父亲杀死师父。”随即把这事禀告了佛陀。
佛对他们说:“他师父虽死,但沙弥并没有恶心。”便问沙弥道:“你想杀师父吗?”沙弥回答:“我实际只是推他,并无恶心要杀父亲。”佛认可沙弥的话并说道:“如是沙弥,我知道你没有恶心。过去世时,你们也是这样:没有恶意而造成了杀害。”
比丘们听后,一起问佛:“世尊,不知过去世,这对父子有什么因缘,而杀害对方呢?”佛对比丘说道:“谛听,我将为你们宣说。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以前,有父子两人共住一处。当时父亲病情沉重,正在睡着休息,许多苍蝇频频飞来打扰病人。
父亲便让儿子赶走苍蝇,希望可以安静地睡觉以解除疲劳。儿子急忙驱赶,但蚊蝇赶走后又飞回来,一直无有休止。儿子便心生嗔怒,随即拿来大棒,伺机击杀飞蝇。这时一群苍蝇恰好落在父亲的额头上,儿子挥棒打去,便打死了父亲。
在那时,儿子也没有恶意。比丘应知:那时的父亲,就是现在的沙弥;那时用棒子打父亲额头的人,就是现在那个死去的比丘。由于那时他并无恶心,用棒打死父亲,正因为没有恶意,所以今天的报应,也不是故意杀害。”
可见,因果通三世,错综复杂、千变万化,唯有佛能穷尽。凡事皆有因果,种下了因就必结果!这正是宇宙人生的铁定规律之一。
由此可知,我们生活当中的一切都是由各种因缘构成的。要想消灾解难、安康幸福,只要依照佛陀的教戒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因果是容易转换的。因为种下的善因如果力量足够强大,就能先占报位,先成熟,先结善果,就容易转逆缘为善缘。正如大武和林妻,正是因为善念、善行而彻底改变了境遇。
小舟
杀夫之仇 夺妻之恨 本当冤家路窄 为何终结连理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般若学佛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rxuefo.com/38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