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修行路上,要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

摘要不懂得反省的人,最终是原地踏步,止步不前。应该把自己摆到最低,闲谈不论人非,静坐常思己过,时时察觉自己,不断修正自己。一个人只有不断的自我反省,才可以不断的成长进步。付诸行动,因上...

学佛心得

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

  今天,是小丫头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天。  因為平常给她灌输了不少早起不迟到的思想,今天早上,小丫头早早就主动起床,而且还一边催我快起床:「要快一点啦!不然就不能第一个到学校了。」

  在一切准备好正要出门的时候,我发现她因為衣服的拉链没拉上,而表现出极度急躁的情绪。一旁的我看在眼里,心里感到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?

学佛修行路上,要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-图片1

  过去有一段时间,孩子总是拖拖拉拉,我们夫妻俩就不断给她灌注思想,让她早起,早到学校。现在早起了,可是她所表现出來的似乎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那样,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?

  我开始反思找答案,我观察到小孩虽然追求早起和早到,可是她在整个过程中都很著急不安,只要有一点不顺利就会急躁。仔细想一想:「著急」和「积极」可不是一回事啊!

  「著急」的原因是过於注重结果。念头一旦栓在结果上,过程中就会缺少观察,缺少应变,只想一条直线能够直达目标。可是,过程并非一定是直线,也不一定能直达。所以,「著急」的人在过程中稍有一点点障碍就会急躁而起烦恼,并且「著急」的人不善於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去运用智慧,用一种好的心态去达成目标。

  「积极」是知果而更重因。知道世间的一切结果都是由因、缘和合而成,万般皆受因缘的支配,因此「积极」的人就会把重点放在因上和过程中,而不是只注重结果,把念头从对「果」的执著中放脱出來,在观察事务变化的过程中积极的去应对处理。

  於是,我把丫头轻轻的拉到身边,一边帮她拉上拉链,一边跟她说:「你知道著急和积极的区别吗?」

  然后,我又表演了她著急焦躁的样子,和她积极上进的样子。她开心的笑了,知道自己著急的模样不好看。

  我问她:「明白了吗?」

  她笑著说:「明白了!积极就是很自信的样子。」

学佛修行路上,要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-图片2

  生活中,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,孩子身上反射的就是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。许多事情在她身上行不通的时候,往往可能就是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搞清楚,或者观察的不够仔细,或者是自己并没有很好地身体力行。

  学佛之初,恭闻南无 羌佛法音,自己认為已经明白透彻的因果道理,现在从孩子的这件事情上让我体会到,原來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去恶积善的浅层面上。「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」这句话更多的只有头脑上理解,嘴巴上说说,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很好地去践行。

  回想起來,多少次下班回家,工作中的纷争情绪、对工作中问题的担忧和焦虑往往也都一并带回了家,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,反而把负面的情绪带给家人;多少回自己做了一点事情,或是帮助了别人之后,因為没有听到想听的话,没有看到想看到的别人的态度,没有得到自己所期待的结果,於是就心生不快;多少次在接引别人学佛的过程中,因為对方暂时听不进自己的观点而著急,继而说话就极端激动……以上种种,都是因為自己内心对结果太过在乎所造成的。菩萨重因,众生畏果;菩萨勤於耕耘,随缘收获。我们往往没有参透,没能体行,不知不觉地在「因」与「果」里颠倒干坤,往往在耕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担忧收获,所以心躁心累!

  正确的态度是,要放下对事务结果的期盼,专注於当下,排除心中一切杂念,心无旁骛,全力以赴,不悔过去,不惧未來,把此时、此地、此事做好,这就是关键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妙來2019.03.03

​​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

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:

「有位太太多年來不断嘲笑对街的太太很懒惰:『那个女人的衣羌佛服永远洗不干净,看,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,总是有斑点,我真的不知道,她怎麼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……』直到有一天,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,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。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,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,说:『看,这不就干净了吗?』原來,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。」

学佛修行路上,要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-图片3

古人云:「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诸己。」我们在日常中遇到了挫折和困难,在修行中得不到受用或者停滞不前,都要反躬自省,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
在社会生活当中,我们与人相处,如果发生了不愉快,哪怕对方有不对之处,和我们如何处理是有很大的关系。如果认為自己是对的,对方当然是错的,关系最后一定弄砸。如果认為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,抱著一种谦卑的态度处理,结局一定是不一样的。事实上,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,事情往往也不是我们想的那样,还是要反观内求,从自身去寻找原因!

在一个大家庭里,亲人之间的相处也是这样。如果遇到问题,大家都斤斤计较谁是谁非,结果就会戾气相对,使事情变成了一团乱麻,难道问题的发生仅是一两个人的原因,和其他家庭成员没有关系?没有责任吗?如果大家都认為是自己的问题,都是以自己不对為出发点來处理,事情就容易得到妥善的解决,一家人吉祥和顺,岂不是其乐融融!

修行学佛路上,亦是如此!有一则 佛教 公案是这样的:

「有一天,苏东坡到佛印禅师那儿,与佛印禅师在禅堂打坐。苏东坡忽然问禅师:『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麼?』禅师说:『你像一尊佛。』苏东坡笑著对禅师说:『我看你像一堆牛屎。』禅师笑而不语。东坡沾沾自喜,以為自己胜过禅师了。回家后,他得意地和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。苏小妹说:『哥哥,你输了啊!禅师的心中是佛,所以看你像一尊佛;而你的心中是牛屎,所以看禅师当然就像一堆牛屎了。』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,心中五味杂陈。」

学佛修行路上,要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-图片4

修行 不是逞口舌之能,更不是在语言上针锋相对。修行品质的好坏,决定在心地工夫上。在修行路上,每个人是独立的,又是相似的。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不一样,所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,但所处理的方式是相通的!

我们不管处在修行哪个阶段,无论是无常來临却生不起出离心,或是道业精进却不得受用等等,出现了任何问题都必须往自己身上找原因,并修复它!

迈入佛门修学正法有十一个年头了,四加行之一的十万曼达供至今未圆满。有时认為自己忙时间不够用,遇到障碍越发修得不顺畅。细思量是自己看问题偏差了,不是这麼回事,完全是自个原因:无常心、精进心不够,修法不顺畅一定和修行有关,回光返照日中三审不彻底,需时时警策自己,不断优化自己,反复实践,提升自己!

不懂得反省的人,最终是原地踏步,止步不前。应该把自己摆到最低,闲谈不论人非,静坐常思己过,时时察觉自己,不断修正自己。一个人只有不断的自我反省,才可以不断的成长进步。常自省,常思己过,付诸行动,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佛弟子 曲勒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9年12月25日

正法中心

继续阅读
 
xuefo
  • 本文由 xuefo 发表于2020-07-25 04:29:2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rxuefo.com/604.html